如夢

 

會注意到這部片是因為在第四十六屆的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女主角這兩個獎項,此片的男女主角,吳彥祖及袁泉雙料入圍。自從看了【新宿事件】以後,對於吳彥祖便多了幾分注意,看完了【如夢】以後,只能說吳彥祖真的很會演戲。他是個外表出色,演技也相當搶眼的,華人影界的一個奇才。

 

袁泉,我先前在KTV打工時剛好碰上她的一個MV正好在公播帶裡面,一天到晚都有機會聽見那首歌。是什麼歌我早已不復記憶,但我永遠記得袁泉清瘦的外表,和一張出神且類似外星人的面容。

 

一個人要讓另一個人記住有很多種可能,有時候並非雙方可以主導,而是外在的環境、時機、命運等,影響了一點細節,改變的卻是全部。在電影裡,吳彥祖記住了一個女孩,憑藉的是日夜揮之不去的,「夢境」。他不斷夢見那女孩失魂落魄的身影和表情,醒來之後也很難克制自己不去思索那個真實感強烈的夢境,像一種心電感應似的催眠了他十分肯定那女孩的存在。於是只存在於電影故事裡的尋人之旅便展開了。我們都知道不切實際的事情放在現實的世界裡是很荒謬的,可是在虛構的故事裡,那就是種屬於「浪漫」的特質。那些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碰到重重阻礙的行為或是決定,發生的時空一旦移轉了,本質也會跟著呈現出不同的樣貌。電影故事的魅力就是這樣,其實應該說是「虛擬故事」。

 

在一個創作者杜撰的故事底下,有著許多支撐其生存的因素,其中包括了觀眾習慣性的認知。我們看待事件會因為真實與虛構而變換不一樣的態度。由於這種自然而然轉換的心態,故事才因此有機會獲得容納其不合理的內容的位置。這個不合理可能包括的是為電影而生的台詞、電影特地捕捉的場景、電影刻意安排的結局,或者是刻意不解答的伏筆。電影是藝術品,想想我們平常見到「藝術品」一詞時所聯想到的事物,你會知道怎麼去辨別。我看電影的時候會視作品本身的情況或種類去調整觀看的態度。例如,一部推理懸疑片需要的就是環環相扣的推理過程,不外乎邏輯的正確性、證據的必然性,如果你告訴我兇手是個有異能的隱形人,可以想犯罪就犯罪,完全不會留下證據,那就沒意思了。同樣的,看到「如夢」這部片的時候,我會很自然而然的跟著劇情一路接受到底,而不做出疑惑的反應,因為這個故事的不合理在此都是合理的。

 

劇情到結局的時候並沒有讓我大吃一驚的爆點,可是比起這部電影裡那對男女的內心戲,有沒有爆點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的。袁泉的角色有時恍若失神、有時冷淡、有時孩子氣、有時悲傷,她歷經的轉折很多,而我沒有想到的是,她的演技這麼純熟而穩定,幾乎是沒什麼破綻的詮釋了片中的兩個不同的角色。

 

第二次看吳彥祖演戲,還是演得很好。其中有幾場戲是他要向初次見面的女主角描述自己的夢境以及為什麼找上對方的原因,剛開始那是個很平常的戲,可是看完我卻特別有印象。我喜歡他那那慌亂、緊張、不知所措,卻又很渴望獲得一個解釋的機會的表情,我覺得他把那種內心徹底希望的情緒表現得很剛好也跟一般類似的戲碼有別。演員常常就是在找一種自我特色,這是電影需要的,也是演員自己需要的。

 

不可能仰賴每一次拍戲都有創意驚人的劇本,那麼在可能演過的情境裡,試圖去挖掘並且展現新的個人特色變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吳彥祖無疑是將自己的優勢、特質,以及內在的才華顯現的相當成功的演員

 

關於「夢境」的題材已經不是多麼新鮮的梗了,雖然現在能夠被創新的東西越來越少(現代人的創意迅速、大量,並且讓人難以在短時間裡超越),但是能夠被翻新的機會還是有的。創作者應當慢慢減少丟出去的球的種類,而要在有限或甚至同一顆球身上,找出新的投球方式,我認為那是屬於這個時代最適切的創作走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gm90909210 的頭像
    tgm90909210

    tgm90909210的部落格

    tgm909092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